文章目錄
- 前言敘述
- 什麼是牙齦發炎
- 牙齦發炎的成因
- 牙齦發炎的症狀
- 牙齦發炎的自我處理方法
- 做好基本的口腔清潔習慣
- 使用抗菌漱口水
- 牙齦發炎何時需要看醫生?
- 結論:牙齦發炎應儘早給醫師檢查治療
- 延伸閱讀
前言敘述
牙齦發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問題,很多人會感到困惑:到底需要去看醫生,
還是可以在家自我處理?今天就來帶你看看牙齦發炎的原因、症狀,
以及最佳的處理方法,幫助你在正確的時機作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。
什麼是牙齦發炎
牙齦發炎,也稱為牙齦炎,是指牙齦組織的發炎反應,通常是由牙菌斑堆積引起的。
未及時清除的牙菌斑會成為細菌的溫床,導致牙齦持續發紅、腫脹甚至出血。
當牙菌斑長期堆積而未被清除時,它會逐漸變硬,形成牙結石,
此時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在家中自行清潔的階段,也會進一步加重發炎狀況。
牙齦發炎的成因
牙齦發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:
-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:不規律或不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會導致牙菌斑的積聚。
- 吸菸:菸中的物質如尼古丁及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,都會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,
- 當口內已經有牙齦發炎的狀況時,吸煙則會降低牙齦發炎的痊癒速度,增加進一步惡化的可能。
- 糖尿病:血糖控制不佳會影響牙齦的健康,增加感染風險。
- 藥物:某些藥物如抗癲癇藥、免疫抑制劑等可能會導致牙齦增生、紅腫。
- 壓力:長期壓力會削弱身體的免疫系統,影響牙齦健康。
- 遺傳因素:有些人天生易患牙齦疾病,這與遺傳有一定關係。
牙齦發炎的症狀
牙齦發炎的症狀多樣,常見的包括:
- 牙齦紅腫:正常牙齦顏色是淡粉紅色,牙齦紅腫時顏色會變深紅,並且腫脹。
- 牙齦出血: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容易出血。
- 口臭:由於細菌在牙齦組織中繁殖,會產生難聞的氣味。
- 牙齦疼痛:牙齦觸碰時會感到疼痛或不適。
- 牙齦萎縮:當牙菌斑發展成牙結石,會開始推擠牙齦,造成牙齦慢慢萎縮,暴露出更多的牙齒根部。
了解牙齦發炎的基本知識及其成因和症狀,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。
牙齦發炎沒有及時治療的話,則會進一步惡化成牙周病,除了牙齦以外會開始破壞骨頭結構。
牙齦發炎的自我處理方法
當你發現牙齦發炎的狀況,可以先嘗試以下幾種自我處理方法。如果經過一週至兩週的時間,
症狀仍未好轉,則需要立即就醫,尋求專業的牙科治療。
做好基本的口腔清潔習慣
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預防和緩解牙齦發炎的基礎。以下是幾個關鍵步驟:
- 三餐飯後、吃東西後要刷牙 :三餐飯後、吃東西後要刷牙 :
除了早上起床、晚上睡前各刷一次以外,三餐飯後,吃東西後也建議要刷牙 ,
出門在外真的不方便的話,也要盡量再之後空檔時間補刷牙 ,以維持口腔清潔。
牙刷則選擇軟毛牙刷輕柔地清潔牙齒和牙齦邊緣,牙膏可以選擇含氟牙膏,有助於維持牙齦和牙齒的健康。
- 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縫:刷牙後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間的縫隙,
以去除牙刷無法清潔到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,防止細菌積聚。
- 定期更換牙刷:最理想的情況是每月更換一次牙刷,最慢3個月要換一次,
確保刷毛保持有效的清潔能力,不藏污納垢、不開花。
使用抗菌漱口水
抗菌漱口水可以幫助減少口腔內的細菌數量,從而降低牙齦發炎的風險。
建議每天使用漱口水,特別是在以下時間段:
- 刷牙後:在早晚刷牙後使用抗菌漱口水,可以進一步清潔口腔,減少細菌積聚。
- 睡前:睡前使用漱口水,盡可能避免睡覺期間的細菌繁殖。
牙齦發炎何時需要看醫生?
如果在採取上述自我處理方法後,一週至兩週內症狀仍未有明顯好轉,
甚至越來越嚴重,或是出現下列情況,則應立即到牙醫診所請醫師檢查治療:
- 持續的紅腫和疼痛:牙齦長時間紅腫且伴隨持續的疼痛。
- 牙齦膿包:牙齦上出現膿包。
- 大量出血: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出現大量出血。
- 牙齦嚴重萎縮,牙齒開始鬆動:牙齦萎縮導致牙根暴露,讓牙齒開始鬆動。
- 口臭持續存在:即使進行了徹底的口腔清潔,仍然存在持續的口臭。
結論:牙齦發炎應儘早治療,避免惡化成牙周病
雖然輕微的牙齦發炎可以透過改善口腔衛生習慣來恢復,但最好的方式還是直接到牙醫診所讓醫師檢查。
這樣可以及早發現並治療肉眼無法看見的潛在問題,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成無法逆轉的牙周病。
而如果是持續沒有好轉的牙齦發炎,則可能需要牙周治療來恢復牙齒牙齦健康,推薦到亭美牙醫,
讓專業的醫師為您的牙齦健康提供最佳的護理和治療方案。